当今世界各国推行公务员考试是中国人的独创
2019-12-07 20:51:3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,起自于隋朝,科举是由分科取士而得名,为隋朝以后各代选拔官吏的制度。两晋时,朝廷已对所举孝廉、秀才采取考试录用的方法。隋文帝即位后,废除魏晋时期由世家大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,于开皇七年(587年)设志行修谨、清平于济两科。炀帝大业二年(606年)设“进士科”,以试策取士。唐因隋制,分常举和制举两种,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。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,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。唐玄宗时,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。

科举考试

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,最低的一级叫院试,由府、州、县的长官监考,考试通过后为秀才,然后是乡试,这是省一级的考试,考中的就成了举人。再高一级的是会试,由礼部主持,考取的叫贡士,如果能考过这一关,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,也就是殿试。殿试又叫廷试,由皇上亲自主持。凡能通过殿试的,最起码也能捞个进士。如果哪位有幸考中了第一名状元,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,还可以名扬天下。不过,他们的名利地位都是从八股文里抠出来的,至于有没有真才实学,可就不一定了。

科举考试

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,最低的一级叫院试,由府、州、县的长官监考,考试通过后为秀才,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。然后是乡试,这是省一级的考试,考中的就成了举人,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。再高一级的是会试,由礼部主持,考取的叫贡士,相当于现在的硕士研究生,如果能考过这一关,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,也就是殿试。殿试又叫廷试,由皇上亲自主持。凡能通过殿试的,最起码也能捞个进士,也就是现在的博士了。如果殿试成绩优异,还可以进入翰林院,成为大学士,相当于教授级别。如果哪位有幸考中了第一名状元,不仅能得到高官厚禄,还可以名扬天下,所以中国人叫做学而优则士。

古代中国是没有我们现在以提高科学文化水平,培养各种人才的普通教育,像小学、中学和大学都没有。学校只有私塾和书院两种,都是个人创办,国家没有公立学校这一说。国家有科举考试,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,科举考试是中国人的独创,它对提高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,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文官体系,提高政府官员治理国家的能力,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

现代西方的公务员考试,也是向中国学习的,并且在当今世界各地广泛推行,不过,中国在清末废除科举考试后,反而没有建立新的官员考试制度,在民国时期,尽管国家有考试院,但军阀混战,党政军合一,也没有很好的执行,至到2000年后,才恢复公务员考试制度,看来破除一个旧制度容易,但创造一个新制度就不容易了。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