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车上书,实际上是有人在康有为背后设了一个更大的局
2019-08-20 14:30:3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1895年,甲午战败对朝廷震动是相当大的。即使是主和签了《马关条约》的李鸿章,在全国上下一片痛骂声中辞去北洋大臣后,也是悲愤不已。以至于在后来出使俄国,途径日本马关时,坚决不肯上岸。慈禧太后后来对刘坤一说到:听到甲午战败的消息后,我哭,皇帝也哭,常常是母子对哭。悲愤之情也是难于言表。

关绪皇帝

其实此时深感危机的是光绪皇帝,面对割地赔款,国运大丧的政治前景,熟读史书的年轻皇帝,仿佛看见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树离自己也不远了。于是长期生活在“女强人”阴影下“乖孩子”,也有点不听话了。他多次向西太后表示了不愿做亡国之君的态度,最终慈禧也答应放权搞改革了。有了老佛爷的许可,光绪一面广泛学习西方和日本的书籍,一面又向朝廷各大臣释放锐意改革的空气。各地方官员也纷纷上书,反对割地赔款,坚持抗战,甚至连刘坤一、张之洞这样的政治高层和一些京官也上奏,其数量多达31件,签名的举人多达1555人次。

总之在甲午刚过后的一段时间里,好像一阵惊雷闪过,人们在梦境中被惊醒,看到上至太后、皇帝,下至地方大员都表示要改革,所以即使像刚毅那样的顽固派只有保持沉默,因为他们一时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理由,只能私下玩权术和阴谋来抵制。

再说这一年对康有为来说,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,虽然上书没有成功,但是科举考试却是出乎意料,超水平发挥,前两次是名落孙山,这次考了个第五名,中了个贡士,但就是因为带头闹事上书一事,受到主考官李文田和徐桐的打压,看来还是政治上不可靠,有搞西化的思想,所以在殿试中人为降到二甲第四十六名,结果失去了进入翰林的机会,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社科院和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意思。无奈只在工部当了一名7品主事,相当于县处级干部。而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就更惨了,成了康有为的替罪羊,干脆被保守派徐桐淘汰岀局,连进士也没有混上。

再说这次公车上书虽然失败,但影响巨大,康有为在全国获得了很大的声誉。此时的康有为对变法图强,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为了实现这个愿意,他以为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争取皇帝的支持,进入朝廷,从而实际参政。因此,在其他举人纷纷散去之时,康有为不顾风险,把万言书略做修改,以个人的名义再次呈送皇帝。这就是他的第三次上书。

翁同龢

此时的康有为,受到了皇帝的老师、大学士、户部尚书翁同龢的高度重视,他开始主动与康有为接触。一天晚上,在户部主事、康有为的同乡陈炽的陪同下,屈尊来到康有为驻的粤东会馆,来了个近代版的萧何月下追韩信,但此时康有为刚好出去会友人了,当康有为回来后,得知翁同龢的来访,第二他立即前往翁家回访。二人就国家面临的困境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彻夜长谈,翁同龢赞同康有为的一些见解,由此,帝党领袖翁同龢与康梁维新派的结盟开始了。就在翁同龢、康有为会谈的第二天,都察院将康有为的《上清帝第三书》转交到了光绪皇帝手中,显然,这次是翁同龢私下打了招呼。光绪看后十分感动,下令抄送慈禧太后、军机处,并下发各省督抚,征求意见。不过,各省督抚对变法态度暧昧,征求意见便成了不了了之。就在当天,翁同龢向皇上密报了他昨日与康有为会面的情况,鼓励皇上应该重用维新人物以巩固自己的政权,推动变法。朝廷随后颁布了《举人才诏》,这实际上认可了康有为的建议。

所以说,公车上书的成功,康有为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,起到了一个先导作用,其幕后实际上是翁同龢、刘坤一、张之洞等体制内的高官幕后推动,才得以成功。改革需要体制外的知识分子和体制内的开明派,共同合作,才能能够成功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